企业管理营销需要几类不同的人才,通过这些关键人才的组合,企业的营销才能成为一个平台,解决企业的成交背后的问题。
第一类人叫特种兵。
什么是特种兵呢?就是公司出现任何问题,所有的人全离职了,有一个人不能走,这个人是特种兵,是关键时候既可以当业务员,又可以当销售经理,又可以当营销总监,又可以当分子公司的老总,又可以当OPP,又可以当大课老师,他可以做任何事情,但他此刻没有职务,这叫特种兵。
第二类人叫支持者。
以长松为例,这个人是刘芸,我一般不安排刘芸老师干杂七杂八的活儿。但是公司的机制设定、组织机构图、架构、技术支持、文件书写、标准制定、红头文件,所有东西全都由刘芸老师输出,所以刘芸解决了支持者的角色。所以业务系统就是营销系统,想把这个事业部做得非常大,你得有特种兵、你得有支持者、你更得有成交手,作为一个操盘手,你得为这些人配备角色,连角色都没有配,企业就没法实现操盘。
第三类人是信息者。
处理公司信息动态,将每天销了多少、进了多少、存了多少、发了多少、欠款多少、谁打了多少、哪个研讨会怎么多少,信息了如指掌,进行综合协调管理,很多公司由董事长秘书负责这类问题。
第四类人管理者。
也就是营销总裁。执行董事长的意图,起到上传下达的的一个关键职位,主要负责监督分子公司营销建设工作。
第五类人是权威专家。
在长松公司里,这个角色由贾老师来担任,当很多事情拿不准的时候,就由权威专家进行评估裁定。
这五类人是凌驾于集团之上的,这么配备的目的是为营销组织服务。建立营销人才培养体系,是要让成交手要想安心的去做成交,而这五种人给他做好支持,那么前端的OPP老师就像前锋一样,专心进球就好了。否则OPP老师又要管财务、又要管会务、又要讲课就会把很多精力分散掉。
所以我说长松公司想做三个亿是可以做到三个亿,想做十个亿是可以做到工十个亿的。所以销售额的达成在于成交手,而成交手的成交关键在于系统性的支持,没有营销组织的人才密码,一切的东西都是空谈的,所有的事情都得靠人去执行。但如果只有成交手没有这些人,成交手最后都会跑掉。
我有一个合作伙伴,他原来的公司一直没有大的起色,因为他手下没有特种兵、也没有权威专家,他有管理者、信息者和支持者,因为他少两个角色,并且这两个角色是整合不来的,所以他做不大。所以哪家公司有戏、哪家公司没戏、什么项目能做成、哪家公司项目做不成,你一分析企业的人员构成就知道了。
营销的关键在于人才,选拔人才、定位人才的角色、将人才组织起来,企业的营销才能获得突破,业绩才能实现飞跃。